觉得这样分组其实是很危险的。把学生分成好中差的做法本身就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在一个集体里面,没有绝对的好学生,也不会有绝对的差得学生。好坏优劣都是相对的。这样分组方法容易给一部分学生造成某种优越感,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会有一种自卑感,因为他可能会觉得自己对集体没有什么贡献。这种小组也往往很难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另外,一个小组的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差太大,就会影响这个小组学习的进一步深入。一个好的分组方法是根据优势互补原则进行分组,这样使得每个小组成员都能为小组集体贡献力量。但是这样在实践中很难做到,因为教师要判断学生的优势比较困难。我的做法首先承认所有的学生都有优秀的一面,然后让学生自愿组合成学习小组,最后在征得小组成员的意见后,再适当调整,我这样做的理由是我认为学生比老师更了解自己。学生有能力组合成一支高效、团结、合作的学习小组。两种分法的结果有一定的差异,我实践的结果是各有所长,不过有一点,第二种更能锻炼孩子们的自信!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参与是分不开的。为此,在学生讨论中,教师不能清闲,不能在讲台上等待或者做自己的事,而要担负起更大的管理和调控的职责。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比如:合作学习活动开展顺利时,应及时给予表扬,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作讨论中声音过大,或个别组有学生讲闲话时,及时给予提醒;教师在巡视中要及时鼓励学习困难及不敢表现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当活动中出现问题或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应及时予以引导。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时,要以平等的身份适时参与小组讨论,灵活调整教学环节,还应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实施不同的合作策略,使之提高合作的效益。参考文献:(1)王坦.合作教学的基本理念].中国教育报,1995—12—29.(2)陈燕.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杭州大学教育系1997年教育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