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教学设计——弱电解质的电离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297KB

文档介绍
的平均分分别为0.86分(满分2分)、0.60分(满分2分),一部分学生对于弱电解质微粒间的相互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盐酸与氨水反应的过程中,本质上是打破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促进一水合氨的电离。同时能够从微观角度关注到反应前后溶液中微粒的动态变化,进而正确分析反应后溶液中微粒种类和数目。不过总体平均分还是不高,也恰恰说明学生对于微粒间相互作用和微粒运动和变化的认识还是很浅显的,片面的,这也是教学中的难点,还需要在后续学习中不断引导学生,进一步发展学生对于“微粒观”多角度的深入认识。举例:“孙同学”前后测的情况,如下图:前测后测第三题为“实验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的方法”。本题主要想探查学生对于弱电解质的认识程度。主要有两种方法,分别是静态的从电离程度和动态的从电离平衡两个角度去设计实验证明一水合氨属于弱电解质。前一种方法学生的平均分为1.42分(满分3分),正确率为71.00%,后一种方法学生的平均分为1.14分(满分3分),正确率为57.00%。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都能从“弱电解质是不安全电离的”这个角度设计实验,说明学生对于“微粒观”中微粒种类和数目的认识较之前得到了有效的发展,而且多数学生能够在设计实验的时候采用对比(对照)的实验方式,并注意控制了浓度、体积等变量,体现了学生们的定量研究意识,也印证了课堂教学中“设计实验验证醋酸是不完全电离的”这一环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二种方法需要学生依据电离平衡的相关知识,通过电离平衡的动态移动引起微粒数目的变化去设计实验,难度更大,从后测学生的平均分也能看出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要使学生的思维方式从静态转变为动态一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需要在后面的学习中不断去巩固、强化、提升。举例:学生——设计实验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见教师素材——前后测资料)总之,通过对后测情况的分析及与前测的对比,学生在课堂上应用微观示意图探究醋酸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