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互助式小组工作对“老漂族”社会交往困境的介入-社会工作专业论文

上传者:苏堤漫步 |  格式:docx  |  页数:48 |  大小:123KB

文档介绍
中国式保姆”。这与国外的教养方式和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有着密切的关系。1.3.3“老漂族”社会交往研究从社会交往对象来看,美国学者克伦塔尔认为,虽然家庭可以说是老年人生活中重要的部分,然而,许多老年人的家庭成员要么不在身边,要么不能够,甚至不愿提供帮助、服务和陪伴.所以,与邻居和朋友、熟人交往是老年人家庭内往来的补充、甚至是替代。研究表明,与朋友和邻居的交往比和自己的成年子女的一般交往会给人们带来更高的情绪10。国内学者孟向京认为11,流动老年人口与他人互动交往主要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他们去陌生的城市为子女照料家务,但是在子女上班以后,自己会觉得很孤独,没熟人,不适应新城市的生活。从社会交往的意愿主动性来看,这与老年人在年轻时所保有的社会交往习惯有很大的联系,而在社会适应的过程当中,苗瑞凤调查研究表明,90%的老年人对于精神生活感到不满意,而这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不像在自己的老家是一个“熟人社会”,这里没有自己的交际圈,需要打破原有的交际观念和方式来适应新的环境。当然,这个中间老人们所表现出来的也有一定差别,人在老年的调节过程中,适应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同类型的老人对于文化的适应度和行为方式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不同性格的老漂族所表现出来的交际方式和交往主动性有一定程度的差异12。通过阅读文献,国外老人对社会交往的需求度很高,他们更倾向于和自己社区的邻里互动交往。而对于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交往意愿来说,“老漂族”更多地愿意和自己的家人之间发生联系,同时“老漂族”的社会交往还具有一定的限制,10徐勤,我国城市老年人的社会交往,《西北人口》,1994,411孟向京,姜向群,宋健,万红霞,陈艳,韩中华,何云燕,北京市流动老年人口特征及成因分析[J],人口研究.2004,0612苗瑞凤,老年流动人口城市适应性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18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