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动画角色表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艺术设计学专业毕业论文

上传者:蓝天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581KB

文档介绍
氏孤儿》的电影中,导演将主动送子的情节改为被动送子。程婴主动送子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家国观念,被动送子则是处于人性本身的考虑,在拍摄时,为了争取更多的西方观众,避免触犯西方观众的道德底线,导演陈凯歌将主动送子改为被动送子。中国人聚合式的思维方式和和谐统一的自然观念,使他们在欣赏动画作品时偏重于内心的体验,习惯于将其与自己的生命体验相联系,从中发现另一个“我”。西方人的发散性思维和对个性的崇尚,使他们在欣赏动画时趋向于对生命个体的关注,从中发现每一个独立的“他者”的个性。《喜羊羊与灰太狼》体现的是一个集体的家的氛围,羊族有族长,还有性格各异的羊的形象,无论怎么样,都统一在羊村和族长两个范围里,族长代表家庭,那么羊村就是国家,性格各异的小羊共同快乐生活在羊村里,符合中国人的思维和观念,羊们特有的东方表情也是观众喜爱的原因之一;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两个截然不同的哲学观念同时体现在Р《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符合中国人对善的美好愿望,为中国观众喜爱的第二个原因。但在西方人看来,狼族够个性而羊族过于阴柔,缺乏独有的东西。Р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审美标准和趋向。中国人喜欢群体性的生活,但并不妨碍个体意识的发展,更不用说自由奔放的西方人了。《蜡笔小新》对于中国观众,至今仍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小新善良可爱,有人认为形象难看,像土豆一样,有人认为作品内容过于成人化,有人却觉Р得童真可爱?因为在审美的过程中,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自然不能Р殊途同归。“千人千面”,则有千面千心,审美的不同,艺术受众对动画的反应体现出了个体化特征。Р 基于动画作品的艺术接受具有如此强烈的个体化特征,在动画角色表情设Р9萨特,《萨特研究》,柳鸣九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9 年,第 6 页。Р10王朝闻,《王朝闻文艺论集》第二集,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1979 年,第 123 页。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