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突出症状,全身症状有发热,体温可升高至38°C;胃肠道症状可伴恶性、呕吐;常并发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实验室检查可出现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及血清心肌酶增高。Р(三)治疗Р 一般治疗需卧床休息1周,心电监测及吸氧。解除疼痛可用哌替啶、吗啡。再灌注心肌治疗方法包括溶栓治疗及急诊PCI。Р(四)预后Р 预后与梗死范围的大小、侧支循环建立情况以及治疗是否及时、恰当有关。但随着治疗技术的进展,心肌梗死病人急性期病史率已经大大下降,采用监护治疗后由过去的30%左右降至15%左右,采用溶栓治疗后进一步降至8%左右,住院90分钟内实施介入治疗后降至4%左右。心肌梗死病人死亡多发生在第一周内,尤其是数小时内如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心律衰竭或心源性休克者,病死率尤高。Р【专科评估与观察要点】Р(一)疼痛Р 为最早出现的最突出症状,多发生于清晨,程度重,多伴有大汗、烦躁不安、恐惧及濒死感,持续时间长,休息和服药多不缓解。Р(二)全身症状Р 表现为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体温可升高至38°C左右,持续约一周。Р(三)胃肠道症状Р疼痛剧烈时常伴恶性、呕吐、上腹胀痛。Р(四)心律失常Р24小时最多见,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尤其室性期前收缩,前壁心梗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梗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和窦性心动过缓。Р(五)低血压和休克Р疼痛缓解,收缩压仍低于80mmHg,伴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等为休克表现。Р(六)心理衰竭Р主要为急性左心衰,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重者可发生急性肺水肿。Р(七)自理能力Р由于疾病限制,绝对卧床,限制自理能力,协助病人进行生活护理。Р【护理问题】Р1.疼痛:胸痛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Р2.活动无耐力与心肌氧的供需失调有关。Р3.有便秘的危险与进食少、活动少、不习惯床上排便有关。Р4.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理衰竭。Р5.自理缺陷与医源性限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