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地地了解和体会患者的内心世界。 3.3—6 岁期间,儿童的社会交往范围进一步扩大,在交往过程中,儿童能够理解他人。 4 岁时, 儿童能理解别人的信念, 知道对于同一事物, 自己和他人可以有不同的认识, 并能够理解他人的动机和意图;5 岁开始, 儿童能够理解他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比如, 根据“笑笑是一个友善的小朋友”,能够推测笑笑会主动与人分享玩具。在此基础上,儿童能根据他人的特征采取不同的交往策略, 比如, 喜欢跟笑笑这样的小朋友玩, 而远离那些喜欢打人的孩子。4—5 岁时, 儿童能够理解什么是友谊。认为朋友就是“喜欢自己的人”,是“有时间和自己玩,与自己分享玩具的人”。 4. 幼儿的无意说谎行为是由幼儿的心理特点决定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由于记忆、想象、联想等认知水平的限制,导致幼儿形成判断性失误。有些谎言并非儿童本意。幼儿常常会将想象、愿望与现实混淆在一起。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和要求没有意识的说谎,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不能给幼儿贴“不诚实”的标签; (2 )幼儿由于理解能力的限制形成的说谎。幼儿由于思维水平的限制,理解能力差。如果教育者与幼儿交流的过程中, 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 可能会造成幼儿不理解, 被动撒谎; (3 )幼儿积极表现自我的过程中会出现说谎行为。有些时候幼儿理解问题比较简单,往往表现为不切实际地说大话。 5. 学前儿童的不良行为更多的是受家庭、幼儿园、社会这些大环境的不良影响而造成的,而且, 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习性还未固化, 可塑性强。我们要尊重每个儿童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 善于分析其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给予恰当的干预。(1 )教会儿童合理宣泄情绪;(2 )创设适宜的环境;(3 )干预儿童的攻击事实。教师和家长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式来纠正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奖励、批评、沟通。(4) 培养儿童的移情能力和抗诱惑能力;(5 )艺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