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福建、重庆做得不错外,其他地区永辉都不成功。”在第一零售网创始人丁利国看来, 永辉的模式并不适合上海地区的发展, 和上海地区已有的卖场比, 永辉也并无太大优势, 进入上海对于永辉来说更像是一场“豪赌”。除了所谓的“豪赌”,丁利国对永辉的扩张速度也提出了质疑。在其看来,“一年开 20 家店已经相当不错了”,永辉应该紧急收缩,但上市公司的身份令其无法果断踩下刹车,只能“硬着头皮在开店”。自 2010 年底上市以来,永辉明显加快了全国布局的速度; 2011 年,永辉在深耕福建、北京、重庆等较为成熟的市场之余, 进军安徽、东北、河南、河北等新开发市场, 全年新增门店 49 家; 2012 年, 跑马圈地速度未见放缓, 截至去年 9 月底, 永辉前三季度共新增门店 36 家, 已开业门店总数达到 239 家。按照去年初规划, 2012 年全年新开门店数应超 50 家。意料之内的是,高速扩张带来了利润缩水。 2012 年上半年,永辉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 28.76% ,一季度毛利率甚至达到了历史最低位 17.51% 。虽然三季度依靠投资收益和政府补助业绩扭转,但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仍下降近一成。与此同时, 永辉福建大本营个别门店因客流量不足及店租上涨等多重因素而将被迫关闭的消息见诸报端; 甚至在永辉一向表现强劲的资本市场上, 其也三番两次遭遇了被“清仓甩卖”的命运。不过,从长期来看,这似乎并无大碍。“任何行为都不要脱离公司的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来看,如果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就是要在多长时间内用多少市场找来多少资金、开多少店、占多少市场份额, 那它做一些战略层面的布局,就未必见得纯粹为了盈利。”北京昭邑零商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资深项目顾问、零售管理培训讲师王辰向新金融记者表示,掌控下的快速扩张并不危险。永辉的规划似乎与王辰的想法不谋而合。永辉的目标是, 在未来几年, 稳健地向全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