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文化人类学基础理论

上传者:似水流年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91KB

文档介绍
的人格特质便是基本人格结构。■杜波依斯(CoraDuBois,1903年生)也是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938年,年仅23岁的杜波依斯和米德一样,前往印度尼西亚的阿洛岛(Alor)上调查。在阿洛岛上,杜波依斯不但用传统的人类学方法,而且采用心理学的投射测验方法(Projectivetest),选取191个样本,以便作心理学的分析。她把分析结果写成《阿洛岛人》(ThePeopleofAlor)—书,于1944年出版。■通过对阿洛人的研究,杜波依斯提出一个新概念一一众趋人格结构(ModalPersonalityStructure),以代替卡丁纳的基本人格结构。她认为卡丁纳的基本人格结构是抽象而理想化的概念,在实际行为中,社会的成员与这一理想化的人格结构合一的程度,只有以统计学上的众数(mode)来表示,也就是说,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所描述的某一民族的特殊性格,在实质上只是一种众趋的形态,所以称之为“众趋人格结构”更为合适。这一概念后来为大部分人类学家所采用,后来并逐渐发展成为“民族性”或“国民性”。■林顿(RalphLinton,1893-1953)不同意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论,并提出“身份人格”(statuspersonality)概念。他认为即使在同一种文化熏陶下,人们因地位、身份、年龄、社会化环境、家庭背景和教育状况等因素不同,都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形成与自己身份相符的性格特征。为了适应个人在社会体系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同一身份的人往往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趋向和共同的性格特征。林顿称这种人格为“身份人格”。由于一个人在不同社会化环境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因而一个人可以具有多重人格。当一个人以教师身份出现时,他会表现出为人师表的身份;当他回到家中以儿子的身份出现在父母身边时,又会表现出作为子女的基本特征。■20世纪60年代后,“文化与人格”的研究,逐渐被“心理人类学”所取代。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