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急诊科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上传者:非学无以广才 |  格式:doc  |  页数:62 |  大小:154KB

文档介绍
100mg,或相当剂量的地塞米松,以50%葡萄糖液40~50ml稀释后静注,必要时重复注射。6、血管活性药物:间羟胺50~100mg,加入500ml液体中静滴。7、针刺疗法:双侧内关,合谷及人中穴。二、特殊方法:1、治疗青霉素过敏性反应,可用青霉素酶80万u肌注1次。2、链霉素过敏反应,10%葡萄糖酸钙溶液,成人一次用量10~20ml,缓慢静注。三、休克恢复期的治疗:应用血管收缩药静滴的病例,在休克控制后,可逐渐减慢其滴速,在严密观察下逐渐停药,停药后24小时血仍无波动者,可认为休克治愈,对注射青霉素或含普鲁卡因的制剂及长效青霉素制剂所引起的休克,尤须注意观察。第四章急性呼吸衰竭【临床表现】1.呼吸困难呼吸频率、节律、幅度的改变。2.发绀中央性发绀。3.精神神经症状精神错乱、躁狂、昏迷及抽搐。4.循环系统改变心动过速、周围循环衰竭、心律失常、心搏停止。5.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表现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黏膜水肿、应激性溃疡。【诊断要点】1.有引起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肺实质性病变、肺水肿、肺血管疾病、胸壁和胸膜疾病、气道阻塞、神经肌肉疾病。2.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3.主要依据血气分析:在海平面、标准大气压、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PaO2<60mmHg,伴或不伴PaO2>50mmHg。单纯PaO2<60mmHg为Ⅰ型呼吸衰竭,伴PaO2>50mmHg为Ⅱ型呼吸衰竭。【治疗】1.保持呼吸道通畅开放气道,使用支气管扩张剂。2.氧疗原则保证PaO2>60mmHg,或SpO2>90%的前提下,尽量减低吸入氧浓度。Ⅰ型呼吸衰竭高浓度,Ⅱ型呼吸衰竭低浓度。鼻导管、面罩氧疗。3.增加通气量,改善潴留呼吸兴奋剂、机械通气。4.病因治疗。5.一般支持疗法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各种对症治疗、预防和治疗各种肺动脉高压、肺心病、肺性脑病、肾功能不全、消化道功能障碍,特别注意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