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可的便利店未来五年战略规划

上传者:幸福人生 |  格式:doc  |  页数:59 |  大小:1680KB

文档介绍
超市留下的部分顾客群转向了便利店,所以,大卖场的扩张为便利店的发展预留了空间。(三)便利连锁行业的发展特点与发展历程1.便利连锁行业的特点(1)便利店相对于其他零售业态,最大的特点在于便利性。它使上海的居民在享受到了超市带来的一次性购物和价格利益之后,又紧接着享受到了便利店的快捷与便利的服务;(2)星罗棋布的便利店遍布上海的大街小巷,从快捷购物到公用事业费缴纳,到交通卡和手机卡的充值、从发传真、电子邮件到胶卷彩扩和复印等一系列服务形成了大上海国际化都市的服务网络;(3)上海的便利店为居民生活提供了两个重要的安全性,一是商品的安全性,二是夜间行走的安全性;(4)创造了用小型店铺来改造传统小商店发展现代零售业的成功模式,这对一个具有460多万个商店,其中90%以上是小型商店的中国来说意义重大;(5)客源年轻化、需求个性化、服务快速化、经营多元化等。概括地说,便利店提供的是即时、即食、紧急、零星、非常温、少容量、消遣性、便利性、时尚性的商品与服务。(6)便利店的发展也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水准、消费者的购买习惯、目标顾客群的规模发展量、相关商业业态的发展阶段等因素紧密相关。2.便利店的发展过程便利店业在上海的发展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1)1995年至2000年是便利店发展的导入期这一时期,上海的人均GDP近3000美元,在业态特征上,便利店从超市形态走出,有较明显的小超市痕迹。这一时期的便利店在学习国外经验,了解与探索业态的经营特点,但只能说做到了形似。此时的消费者是以对超市的眼光看待便利店,更多的是从价格角度要求。当时进入便利店业的公司有可的、罗森、联华、良友、小豆苗等。此时的便利店都是在探索中发展,全市每年有300家以上增量,至2000年底全市一千多家。当时的便利店竞争主要集中在上海,在经营效益上,单店销售逐年上升,出现导入期的亏损,一些大公司在后期已接近盈利点。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