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互根,气血互用,血虚则无以生气,气虚则血运无力,终致气虚血瘀络阻。察其脉弦细,观其舌暗苔白,皆为风屮经络,营血虚滞z象。治当益气养血,活血化瘀,祛风通络,方拟补阳还五汤加减。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医著《医林改错》,该方因其配伍严谨,气血同治,标本兼顾,独具匠心,已成为益气活血、祛风通络的经典组方,被后世医家广泛地运用和发展,尤其是在临床用于治疗中风,无疑为补阳述五汤作用的研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今涂师紧扣病机,将其巧妙运用于治疗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涂师方中重用黄罠为君药,补益经脉营卫Z气,使气能帅血,深谙“气为血帅,血随气行”Z理;血脉瘀阻,血行不利,故以桃仁、红花、赤芍、川茸、丹参共为臣药,破血逐瘀,活血通脉,去瘀生新,深合“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旨;气血双亏,故以当归为佐药补血养血,与黄罠相伍,以冀气血互生,暗合《医方解集》中“疏风必先养血”之要义;风邪痹阻,脉络不通,故用天麻、地龙、僵蚕、鸡血藤、忍冬藤、葛根、羌活等祛风通脉,舒经活络。另外,方中常用生晒参、茯苓、白术、甘草、法夏等益气健脾,祛湿化痰之品,以培补后天脾胃而使气血牛•化有源,扶正以助祛邪,祛邪而又不伤正。全方使风邪去,络脉通,气血调,故而诸证得解,疗效显著。3结语对于腔隙性脑梗塞的治疗,运用中医益气养血,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的方法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可以作为治疗老年腔隙性脑梗塞的安全可靠选择。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膳食成分比例搭配不合理,居民对畜肉类及油脂类食品消费过多过频,使各种“富裕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的发病率显著提高,最终导致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病率水涨船高。因此,我们在积极治疗腔隙性脑梗塞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腔梗易患因索的预防和治疗,采取综合的治疗措施,提高治疗水平,以有效地降低腔梗的发病率、复发率以及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