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论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律行的教育与培养

上传者:梦&殇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22KB

文档介绍
的心灵得以熏陶,变得更美,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自觉性,为自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三、学习方法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是取得好成绩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听讲,勤动手、动脑的良好行为习惯。对于一些喜欢开小差,做小动作的学生应及时予以纠正,使其改掉不良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应善于思考,找到一些便于自己学习的方法、技巧,并把它运用到学习当中去。方法和习惯的养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教师在培养的过程中切忌简单、粗暴、盲从,应对其循循善诱,慢慢开导,使自律慢慢扎根于他们的心中。四、改变教学环境,营造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良好教学氛围。教学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想学到知识,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最佳环境。教师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施教法则,培养孩子积极向上,乐于进取的优秀人格,对道德水平教差的学生应及时教育,予以指导,最终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学风浓厚的校园文化,使学生的自律变“被动”为“主动”。学生的自律性受到制约的条件较多,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自律性培养的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学生在公共场所,应注意的行为举止是什么,在家里应如何与父母相处,以及怎样与朋友、邻里相处等等,如有的孩子自律性较差,也可请家长协同解决,帮其改善。“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自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无不以自律作为行事、处事的指南。就像毛泽东所言:“我们应该抑制自满,时时批评自己的缺点,好像我们为了清洁,为了去掉灰尘,天天要洗脸,天天要扫地一样。”学生的自律性的好坏、成败,关系着祖国的未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立志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律性,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