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深度”教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定稿)

上传者:业精于勤 |  格式:doc  |  页数:13 |  大小:627KB

文档介绍
工具科学分析”的专题辅导,以提高全体数学教师观课分析的综合素质。(3)每位老师最后以课例研究报告的形式上交研究成果。教研组将组织专家对此进行评审,设为优秀、达标、不达标三个等级。“不达标”的老师下一学期重新实践研究,“优秀”老师由教研组最后进行录像课审查,上传录像课和课例研究报告,并发证表彰。小组协同观课,提高了教师研究的水平,教师逐渐养成了在研究状态下学习、工作和思考的专业习惯。(四)专题互动研究教研活动如果没有一个主题,老师们的受益程度就会大打折扣。创办以来,数学教研组就提出了常态下的“专题互动教研”活动,创建“教研主题化、协作互动化”的教研风格,更好地发挥团队合作和同伴互助的力量。所谓“专题式互动教研”,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寻找实际问题,经过多方筛选确定教研和调研主题,每次以主题为教研目标,共同参与研讨全过程(备课、上课、评课、反思)的互动教研活动。这种互动互促、优势互补的专题互动教研模式围绕选取主题、协作备课、互动研讨、系统反思四大环节展开(如图)。其基本流程:(1)确定研讨主题;(2)组员分头搜集与主题有关资源,包括文字资源和音像资源;(3)集体学习资源,重点关注名师名家认识和处理与主题相关内容的策略与方法;(4)选定研讨课授课者,全组教师集体分析研讨内容,由授课者独立备课;(5)授课者授课,组内教师使用观察量表等工具;(6)围绕主题,授课者说课和反思,其余教师评课,骨干专业引领,形成共识;(7)再次上课、听课;(8)再次反思、评课。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一定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最终目标的,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绝不是一句空话,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找到了“问题解决”这一平台。教研活动紧紧围绕省级课题“基于‘问题解决’的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这一主题展开。同时我们还对每学期教研主题有意识地进行了知识领域上的划分。去年,我们展开了以计算课为主的教研活动,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