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

上传者:qnrdwb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30KB

文档介绍
月考她进步了13名。案例分析:一、从心底真正的爱学生,成为学生的偶像“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学生的思想虽然不够成熟,但是他们基本上都能辨别出谁真正的对他们好。正是因为我对学生真心的付出,所以他们才愿意靠近我的心,也才愿意让我走进他们的心;正是因为我对学生真心的付出,所以在他们没有做到最好的时候全体起立向我道歉,而且满含热泪;正是因为我对学生真正的付出,他们才会尽力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就是为了不让我失望,不让我着急。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他们知道我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他们好,所以学生才会信服我,我多要求的也才会落实到实处。对于郑昊这样的学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恩威并施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教育也讲究“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及思想动态,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郑昊、王琳的情况其实比较普遍,只不过他俩特别突出而已。主要是自制力差,对自己的错误、缺点认识不足,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厌恶、憎恨心理。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以鼓励为主,激发其内心的荣辱感。其实王琳这个孩子除了正常的逆反心理外,还有一点就是她及其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只不过她用了一种比较消极的方式而已。所以平时,我们要关注好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重视,老师并没有忽略他们……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在这段当班主任的日子里,通过不断的学习以及与学生的磨合,我真的收获了很多,我也将继续为我的教育事业默默奉献我的青春与热血!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