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激励评价,为每个孩子搭一个凯旋门

上传者:非学无以广才 |  格式:doc  |  页数:2 |  大小:26KB

文档介绍
同学向他们学习;而对学习上思维慢、动作慢、不守纪律的同学,我则充满责备和埋怨。看到一个成绩、品德都不好的学生从班上转走,我也曾经欣喜过,心想,我的负担减轻了,从此可以不用磨破嘴皮了。每次比赛,我只关注着我心目中的佼佼者有没有得奖……就这样,在班级里,那些“中间层的孩子”和“灰色的孩子”似乎是可有可无的。现在想想,对他们而言,机会是不平等的,待遇是不平等的,对他们的评价也是片面的。有这样一则例子:曾在一个早晨,我无意间看到孩子们正在埋头写着语文老师布置的小练笔:《老师,我想对你说》“老师,我想对您说,你很偏心。每学期一开学,你总是自己决定班级里的数学小组长,从来没有跟我们商量过。你总是认为我们成绩不好,自己的作业还来不及交”还收什么作业。可是,老师,你知道吗?那些成绩好的同学,因为他们每个学期都当组长,上课经常发言,他的能力自然就提高了。课我们呢,从来就没有得到锻炼,经常被那些好同学责怪着,训斥着,连一点自信心也都快没有了。老师啊,让我也当一回组长吧,哪怕一个星期也好……这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主”的我吗?这就是“与孩子们为友”的我吗?我的“凯旋门”里只有几个人只有那些乖孩子,那么小的空间,难怪孩子有意见了。他们说的没错,我是那么得武断,从此,改变了做法。赫.斯宾塞说过:不要太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尽管它是一个暂时无法改变的事实,而应该更多地去关注孩子的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尽量留住孩子最宝贵的兴趣和同样宝贵的好奇心。评价的激励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正确的评价,适度的表扬是孩子成长的沃土。老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变化,迅速做出准确判断并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及鼓励,既掌握学生学习状态、指引学生学习方向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更加促进了教学。由此可见,我们要做一名“阳光老师”,为每个孩子搭一个使他们健康成长的“凯旋门”。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