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读《教育概论》之有感

上传者:塑料瓶子 |  格式:doc  |  页数:2 |  大小:26KB

文档介绍
,不管是多数学生的想法,还是个别学生的“怪论”,都有机会在课堂上重视。它的目的就是要让师生在教学交往互动中,解放头脑、手脚、时间和空间,让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自主发展。5.重视学生的体验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他们不是一名只会作外部观察和描述的旁观者,也不是一个超然于物外的纯粹主体,学习对象也不是一个超然于“我”外的纯粹客体,只有在体验中,学生才能体味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但学生的体验容易停留在表层,教师应及时让学生反思。6.在教学的反思中,不断提高生成资源强于反思和重建是个体实现发展的思维能力的保障。针对实践的反思,包括自我反思,帮助他人反思,从他人对自己行为、观点、认识的评价和批判性或建设性的意见中吸取认知自我和重建实践的重要资源等三方面的能力。反思能力,不只是自我反思,还包括与他人对话、交流与沟通的一面。知识再渊博、经验再丰富、再高明的老师面对瞬息万变的课堂,也难免会出错,所以反思必不可少,只有会反思的教师才会重建自己的学生观,重建自己的教学价值观、教学过程观和教学评价观,重建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存方式。7.提高课堂评价有效性,推动课堂动态生成课堂有效性评价也是诱发课堂动态生成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堂评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可现在大多数的课堂教学评价仍然停留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重学习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评价方法也非常的单调、统一,不利于“动态生成”课堂的构建。因此,应当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总之,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动态生成。不能再“照本宣科”完全按照教案走,要时刻关注课堂活动,要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准确而有效地组织、参与和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帮助他们自己建构数学知识。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