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得一无是处,直至忘记了本次训教的主题。孩子怎样想呢?反正自己没有一处是对的,以前取得的成绩、改正的缺点家长都看不到,自感自己天生是挨训该罚的料,对改错失去了信心,也就破罐破摔、我行我素,这样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第八,要依照规则进行惩罚。惩罚首先是表明父母的一个态度,明确哪些行为是你们赞成的,哪些行为是不赞成的,一定要旗帜鲜明。惩罚的条件要跟孩子沟通好,协商制定一个奖惩规则,让孩子知道犯错后将受到什么惩罚。但是提的条件要合情合理,孩子能接受,然后说到要做到,树立这个威信很重要。这样,孩子平日就会有所注意,从而减少犯错误的概率。当孩子犯错后,家长应按照商定的规则惩罚孩子,不能随心所欲。若是孩子以后犯了同样的错误,也应该按规则进行和以前相同的惩罚,这样家长才能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第九,不要罚了又赏。家长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态度一致,赏罚分明。该奖时就要郑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奖,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受奖的喜悦;该罚时也应态度明确、措施果断,让其知道自己错之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知错即改的品行。如果在对孩子实施惩罚之后,家长中的一方认为孩子受了委屈,随即又来安慰他,这将会使惩罚失去作用。实践证明:惩罚——奖励——惩罚的恶性循环会使孩子产生认知偏差,错误地将犯错和受奖联系起来,从而使惩罚归于失败。总之,奖励和惩罚是两种相对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奖赏、惩罚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父母情感的宣泄,而应该是为了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平时,父母对孩子奖罚要以奖为主,孩子有进步就会得到奖励,但必要的处罚也是不可缺少的,它也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手段。不过父母在处罚孩子时要抓住时机,而且要罚得口服心服,这样才能起到抑制孩子的不良行为的效果。惩罚是一门家教艺术,惩罚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是看父母能否使用得当。我们希望每个父母都能智慧地、艺术地处理对孩子的奖励与惩罚,也愿每个孩子都能够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