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农村留守儿童法制教育策略研究申请·评审书

上传者:梦溪 |  格式:doc  |  页数:34 |  大小:193KB

文档介绍
以往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分析总结,并进行一些新的尝试,最终形成一个有针对性的、分年级的内容体系以及与此对应的工作体系,使法制教育工作系统化、规范化。(1)农村留守儿童法制教育的内容。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点和小学生德育工作的目标,对相关法律知识进行筛选和分类,开成一个内容纲要,并在实践中加以完善。“留守儿童”从小失去家庭的教育与监护,他们离开大人后行为上无拘无束,严重影响了他们良好习惯及人格品质的养成。他们对生活中的一些行为根本无法判别是对是错,义务教育阶段的少年儿童处于他律阶段,自律性很差。据调查发现,在200名留守儿童中,爱睡懒觉的占90%,起床不刷牙占75%,不吃早饭的占22.7%,不洗衣服的占91.4%,从这组数据看出,他们确实缺少必要的生活习惯养成教育。还有一部分学生纠集在一起到某一学生家打游戏,看VCD—玩就是十二点多,干脆几个人拥挤在一床,形成夜不归宿的现象。留守儿童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阶段,家长的言行对他们的行为习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可这些孩子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加之留守儿童与监护人之间的关系较为特殊,因此只要大错不犯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的态度。调查中还发现许多留守儿童在家不听祖辈的管教,祖辈也只能听之任之。由于缺少他律性,他们生活散漫,无学习动力,无目标计划,在学校学习成绩较差,经常丢三落四,生活无规律可循。因此,在实际法制教育工作中,要因材施教,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2)注重法制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在方法方面,学校在以前积累了一些好做法,如文艺宣传队、法制专题讲座、与服务区派出所共建、主题班会等。在此基础上,尝试开发选修形式的校本课程,使一些教育活动常规化、课程化。尤其要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基础上遵循教学计划和不改变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情况下,对学科内容的知识进行巧妙设计,努力寻找切入点和渗透点,向学生讲授该课知识的同时,将法律知识融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