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校园文化环境育人案例 李跃军 - 副本

上传者:学习一点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10268KB

文档介绍
学校环境中各种显性与隐性的教育影响,都可以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显性的影响包括所有关于行为规范的规定和要求,如规章制度、学生守则、教师的严格要求等;隐性的影响包括良好风气的感染与优美环境的熏陶,人际交往中的互动影响与各种非正式规范的约束等。这些影响通过外部规范的约束和内部心理机制的同化作用,能够使学生的行为方式逐渐养成习惯,变成稳定的行为模式,最终成为性格特征的一部分。四、人格塑造学校环境的影响作用最终会表现在人格特征的各个方面,比如在良好的学校环境中有助于学生形成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团结友爱、乐于助人、文明礼貌、见义勇为、认真负责、勤奋刻苦、好学上进、兴趣广泛、勇于创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良好心理品质。这些良好心理品质最终都集中表现在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等因素所构成的稳定的态度体系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两方面。这些方面的影响作用统合起来,就构成了人格特征的各个侧面。 “播洒甘露绿成荫,胸怀日月照天地”。经过近几年的硬件建设和软件提升, 我校基本形成了特色的活动载体,构建了健全的管理网络,收到了显著的教化效果。但在校园文化建设这条道路上,还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如显形文化中的人际氛围建设,制度文化建设,隐形文化中的群体心态的调适等还需要我们努力建构并为之付出心血。我们将不断探索实践,扎扎实实地走下去,为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我们无怨无悔。探讨:学校环境创设理念的转变,其根本前提是要与学生精神、情趣相一致,要能启发学生联系自己、同学和集体。正如帕夫雷什中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经验所提,“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学生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应当是随便安排的。学生周围的环境应当对他有所诱惑,有所启示”。学校只有创设出更具有通俗性、针对性、艺术性、教育性、趣味性的标语和图画,才能真正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作用。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