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新生儿休克的诊疗常规

上传者:随心@流浪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25KB

文档介绍
);注意监测心率和血压。5.肝素对疑有DIC的患儿可应用微小剂量,20~40IU/kg,皮下注射,每12小时一次,或1IU/(kg·h)静脉滴注;重度休克,已有明显微循环障碍及DIC征象者肝素剂量可增加至0.25~0.5mg/kg,溶于10%葡萄糖10~20ml,30~60分钟缓慢静注,4~6小时可重复1次,用1~2次后,有效则改为微小剂量。同时可补充凝血因子,如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等。6.呼吸支持应注意机械通气时所用压力以能使肺泡重新充分扩张而又不影响心搏出量为宜(即通气压力不宜过高)。新生儿休克时给予机械通气的指征如下:(1)出现呼吸困难、呼吸减慢或呼吸暂停等呼吸衰竭症状。(2)血气分析中,休克患儿PaCO2>50mmHg,是呼吸支持的指征。注意休克患儿的PaO2可无明显降低,因为其病理改变主要是组织器官严重缺氧,因此,呼吸衰竭时机械通气的血气指标不宜作为休克患儿是否机械通气的指征。(3)肺水肿和肺出血。(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7.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并能解除血管痉挛、减低外周阻力、改善微循环等。在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等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目前主张小剂量替代疗法:地塞米松0.5mg/(kg·d),分2次,连用5~7天。8.不同病因引起休克的治疗特点(1)心源性休克:1)病因治疗:心肌炎引起者,积极控制炎症;先天性心脏病引起者,必要时手术治疗;严重心率失常引起者,控制心律失常。2)限制液量:80~100mg/(kg·d);应用血管活性药,加强心肌收缩力和维持血压。3)继发于持续胎儿循环及肺动脉高压者可用硫酸镁等。(2)感染性休克:①给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②积极扩容及纠正酸中毒;③选用血管活性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3)低血容量性休克:需立即扩容治疗,失血者应积极补充血量。(4)窒息性休克:改善缺氧和酸中毒,必要时人工通气,应用血管活性药。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