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过度依赖;只有学生学得精彩,才是教学真正的精彩;真正的质量在于教师没有讲过的题,学生也能自主做出来。换言之,教师一味地“作为”,让孩子发现原来一切决定权都老师手里,于是课堂上孩子也许不会去思考真正的问题,而是想着如何去揣摩、迎合教师的心意了。教师要让孩子相信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吋又给予机会让他们自己做事而不受干扰,教师只是从旁支持,似乎也就可以实现“无为”而“无不为”了。所以,老子的“无为”其实就是要我们用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有为”和“有欲”的状态。不妄为,才能更好地去有所作为!四、期待一一做个慢半拍的“好老师”现代社会则流行“赶吋间”,教育也无例外地被裹挟在速度与效率的浪潮中,家长们期望孩子更快地掌握知识,更快地达到并超过同龄人的水平。可是,人的发展也不可能是线行向前的。以培养学生的学惯为例,没冇那种习惯的养成是老师说了,学生做了,就能行了。必然是由反复、会冋头,必须经过几次这样的反复,一个行为模式才可能逐渐生根。学习知识也是这样。老子有一句话令人拍案叫绝,“治大国,若烹小鲜”(《第六十章》)。而着急的心态则正好相反,花费了过度的力气来教育儿童,结果往往过犹不及,反倒出了问题。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越是重要的事,越需要举重若轻,教育本就是“慢”的艺术,折腾、急躁、用力过猛,就一定违背人生成长的规律。所以,耐心些,慢慢来。“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人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吋间和精力,教师的责任重大,肩负着培养国家栋梁的重任。只要我们尽心尽力,追求心中完善的境界,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纵然我们不刻意追求幸福,真正的幸福将会常驻我们的心中。有人说过,做幸福的教师,是S标;幸福地做教师,是践行;做教师的幸福,是成功。真理与大道,由于平淡朴素,就像牟钟鉴先生所说,柔静之道,能够开掘生命的深度,培养深沉持重的品格,加强人的韧性和灵活性,以便迎接各种困难险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