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位,尽量淡化政治团体的色彩,突出职业团体的特征,强调其作为集体劳动关系主体的身份,发挥平衡劳动关系的作用,并完善具体维权制度,以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三、总结部分综上所述,解决过劳死的核心问题就是对在法律上对过劳死进行完善,对其的概念、性质和责任的承担做出明确的规定,从而来弥补这一漏洞。四、参考文献1、苏永通、陆占奇:《胡新宇“过劳死”死了白死?》,载《南方周末》,2006年6月15日。2、王泽鉴:《劳灾补偿与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载《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3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5页。3、王觊:《“过劳死”浅析》,载《学术前沿》,2007年3月。4、罗喜财:《论知识分子过劳死的法律性质及劳动法的完善》,载《经纪人学报》,2005年5期。5、石玉:《“过劳死”问题的法律调整研究》,载《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2月。6、张树岭:《日本过劳死现象成因分析》,载《改革与理论》,2002年6月。7、王全兴、管斌:《关于“过劳死”的法律思考》,载《律师世界》,2009年5期。8、毕如麟:《中国的“过劳死”现状》,载《人力资源》,2006年19期。9、王艳丽:《谈谈工伤认定的范围——兼谈过劳死》,载《法制与社会》,2007年10期。10、鲁丽:《人大代表建议将过劳死纳入工伤严厉督促带薪休假》,载《新京报》,2007年3月12日。11、王丽霞、柳向魁:《和谐语境下过劳死之法律研究》,载《法制与社会》,12、吴江:《“过劳死”背后的制度因素》,载《常州日报》,2006年3月3日。 13、JohoneSavard.GeneralGverviwofEmploymentLawinCanana[J].AmericanLawInstitute,2001(2).14、Micheal.Over-workingdeath[M].Newyork:WestGrouppress,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