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建设发展重点是,充分利用山水林木、农园田野、生活风情、历史人文等资源,积极发展众筹农业、休闲观光、民宿度假、养生养老、康体健身等新业态,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Р(四)建设模式Р根据村庄特点和存在问题,确定整治建设模式,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着力提高村庄宜居水平。Р1.一般自然村Р旧村整治。对经济基础薄弱、人口持续减少、后续发展乏力、人居环境较差的自然村,建设重点是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加大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必要的生产生活设施。Р改造提升。对区位交通、经济发展等条件较好的自然村,建设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村庄人居环境,有条件的要发展特色产业。Р环境整治。对城镇近郊、未来将纳入城区统一管理的自然村Р,建设重点是严格控制农民建房,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推动其加速融入城镇。Р特色保护。对具有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自然村,建设重点是优化生态环境,挖掘人文历史,修缮文物古建,整治影响景观的建筑物,保持村庄的整体风貌格局。Р2.中心村Р旧村改造。要注重整体规划设计,科学拆除、改造和新建,合理延续空间格局,保持自然特色与人文景观;完善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Р改造扩建。对具有发展前景和空间的中心村,通过配套完善道路系统、建设风格、景观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并使之有机协调,快速并大量吸纳周边农户、移民搬迁人口并居。Р规划新建。依托工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园、商贸物流区等,在周边规划新建中心村,要科学规划用地布局、功能分区、设施配套、建筑风格等,高标准建设新村,突显乡风民情和现代气息。Р四、建设要求Р(一)建筑风貌Р1.建筑要求。农民住宅及其它公共建筑物的设计,应针对乡村生产生活特点,注重实用、经济、美观,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规划发展旅游业的村庄,要为农户经营民宿、餐饮业和旅游产品等预留条件。住宅一般不超过三层。建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