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联合用药的指征是单用一种抗生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混合感染、顽固性感染及需长期用药防止细菌产生耐药的情况。一般以二联为宜,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甙类宜联合应用。Р7.使用抗生素应注意配伍禁忌、浓度、滴注速度。静脉滴注时,抗生素之间,抗生素和激素,维生素及血管活性药物之间,均可发生配伍禁忌或相互作用,使抗生素的活力受到影响,甚至产生毒性反应。抗生素的给药时间及方法要视其血药浓度、毒副作用而定。Р8.选用抗生素要严格掌握适应症。Р⑴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用毒副作用小的抗生素。Р⑵尽量能避免应用广谱抗生素,以防止引起宿主自身药群失调,而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Р⑶对于感染特别严重者,可选按临床估计的病原菌选择抗生素。Р⑷对新生儿、老年人、孕妇及肝肾功能障碍者,应谨慎选用抗生素及酌情调整给药方案。Р9.严格控制抗生素的预防使用。Р⑴禁止无针对性地、以广谱抗生素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Р⑵对无感染迹象的病人,不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Р⑶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前后,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期间,为了减少带菌者,如果不能使用磺碳按类药物,可考虑应用抗生素。Р⑷急性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3-5日,而临床效果不明显者,应当考虑调整剂量和给药途径,或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Р10.一般感染时,抗生素使用至体温正常或症状消失后72-96小时停药,对于急性感染采用抗生素治疗的病人,用药后72小时临床疗效不显著者,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其它敏感药物。Р11.为预防抗生素过敏反应的发生,在使用B-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前,要询问有无过敏史,并做皮内试验。氨基糖甙类除非有特殊指征,一般使用前不行皮内试验。在使用过程中,应掌握过敏反应的预防和抢救。Р12.建立各类抗生素的出入库及消耗登记制度,对某些价格昂贵和毒副作用较大的抗生素实行限制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