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23KB

文档介绍
值,培养相关的技能、态度和兴趣和习惯至关重要。Р关于教育目标一般化和具体化的程度问题Р 泰勒认为,目标应该是清晰的,而不一定要是具体的。教育目标涉及两个方面:行为和内容。行为方式应该是一般的,而内容则是具体的。Р 在确定目标时,建议采用施瓦布提出的“集体审议的程序”,即要考虑到教师、教材专家、课程专家、心理学家等专家提供的建议和判断,以此作为目标的基础。Р四:个人总结和感想:Р 针对泰勒教育目标的制定,我明白了教育应该因人而异,因地域差异而异,应该实事求是,不能过于僵化,“学为第一,教助学成”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教育方式,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不要讲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学生身上,不要逼他们学习,应该像泰勒所说的一样,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也是有思想,有积极能动性的人,但是当前我国的教育现状令人堪忧,过于功利化,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是一味的让学生坐在课堂里,一动不动,全盘接受老师给的知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样是不可取的,应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从事实践活动,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使得学生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也能够自主的学习。与此同时,课外学习也至关重要,课外学习不是指现在学生都参加的周末培训班,而是在生活中学习培养相关的技能、态度、兴趣和习惯,比如从电视、电脑、等媒体中,能够有所收获,泰勒认为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在社会中生活,服务于社会和他人,如果说校内学习只是让学生单纯的学会了纸上知识,那这些时间岂不是都浪费了?Р 我国新课程改革强调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课程不断发展、评价模式多元化。因此, 我们今天可以借鉴泰勒提出的行为目标的课程设置模式,扬长避短, 结合各个学校的实际教学活动情境, 调查研究学生群体的兴趣和需要, 设计适当的符合普遍学生群体的教学计划和教育目标,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