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小学数学低段教材分析

上传者:随心@流浪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63KB

文档介绍
11、12、13”(接着数)和“9+1+3=13”(凑十)两种算法后,为了得到“逐一数”的方法:Р师:还可以怎样计算9+4? 生:10+4-1=13Р师:真聪明!还有其它方法吗? 生:直接算。Р师:怎样直接算呢? 生:9+4=13。Р师:你怎样一下就知道是13呢? 生:妈妈给我讲过,我就记住了。Р师:除了直接算,你们还能想出别的算法吗? 生:心算。Р师:怎么心算法?(教师满意为要得手。) 生:就是在心里想,一想就想出来了。Р…………Р教师花了整整8分钟的时间才如愿以偿。学生以发现并掌握了较高水平的“凑十”算法,还有必要学习低水平的逐一点数的算法吗!教材提供的只是范例,教学并不是对教材内容的复印。对于计算方法的探索,学生能想到当然好,教师决不能把自己的发现强加给学生! Р②学生探索出多种算法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分析比较,多中选优、择优而用。Р算法的多样化既非算法的“全面化”,也非算法的“同一化”,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比较,自己体验优化,“悟”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同时,体验优化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反思和进一步探索的过程。是向学生从小渗透“多中选优、择优而用”这种思想方法的过程。Р教学时,一方面尊重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计算,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进行体验优化,学习较高学习水平的算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例如在教学“8+9=?”时,当学生独立探索出“8+9”的多种计算方法后,教师不急于评价,而是组织学生进行比较、反思,进一步探讨:①这几种算法中,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②你认为还有更好的算法吗?Р这样教学,既保护了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尊重了学生自主的选择,同时也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思维特点和个性特征的更好的计算方法,较好地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