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教学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越与现实生活联系得紧密,教学就越有效。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日常生活单调重复,接触不到太多的信息,与他们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可以直接触摸到的或者间接看见、听说的事和物,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也是他们学的懂,爱学的一个重要保障。所以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应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让数学更多的联系实际,贴近生活,使学生体验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引导学生亲近数学,激发其学好数学的愿望。Р例如:我在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一课时,我以“模拟帮爸爸购买化肥”为情境,让学生模拟帮爸爸购进不同的化肥场景。在买卖中,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以及三者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富于生活气息的“买化肥”这一场景,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与生活零距离接触。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开始数学学习,体验和理解数学,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价值和魅力。Р(二)、以内含问题创设课堂教学情境Р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疑”是打开思维大门,激发学习兴趣的“金钥匙”。因此,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的引发学生的思考,情境中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儿童的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形成热烈的情绪,大脑的优势在兴奋中形成,这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兴奋”,让学生带着兴奋的情绪思考问题,学生往往会产生“超越障碍”的力量。创设教学情境,不在于问题提供方式的差异之分和气氛营造的是否热烈,而应归结于本质上有无刺激和引起学习主体主动作出反应,并在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作为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积极地探究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