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

上传者:你的雨天 |  格式:doc  |  页数:46 |  大小:190KB

文档介绍
学校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涌现了一批热心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和实践工作者队伍;政府部门逐步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自1999年起,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到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都分别下达了有关文件,提出了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指示和要求;同时,社会各界也开始逐渐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与之相呼应的就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心理学学科——学校心理辅导也正在逐步形成。Р第一章心理健康与学生的心理健康观Р第一节心理健康的含义与实质Р 健康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亦是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标志。随着现代疫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关于健康观念的转变,绝大多数人越来越意识到,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因素同生物生理的因素一样,与人的健康、疾病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与之相应,健康的概念也超越了传统的医学模式,心理的健康成为“健康”概念和范畴中的必然而重要的组成部分。Р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Р 1.国内外组织、学者对“心理健康”的理解Р 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成最佳状态。——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Р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在情感上与他人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到最佳状态。——第三届(1948年)国际心理卫生大会Р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Р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者在那种状态下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且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状况,不只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心理学家英格里希(H. B. English)Р 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全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适应的这样一种心理状态。——日本学者松田岩男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