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警句、古诗词名句或一小段新闻、评论、通知、报告、对话等,让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记录下来。可全文记录,也可摘记或记住主要内容。主要考查“听记”的能力,着眼于学生“听”的注意力。Р 例12 能为下面一段话语作补充说明的一项是Р A.他还不知道我是个解题高手呢!Р B.我要好好想想才能回答。Р C.他明知道我最害怕的就是解题了!Р D.他明知道我不会朗诵诗歌。Р 录音材料:昨晚联欢会上,他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给大家朗诵诗歌,这不是给我出难题吗?Р 答案:DР 这道题的考查核心是听的理解力。听话的主要目的是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因此,听话人要善于从长篇大论中提炼出讲话人的意图。所以,听话人不仅要善于理解词义、句义、段篇的意义,还要善于联系说话人的身份、品质,运用联想、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活动,抓住关键语句,提炼或推测说话人的主要意图。Р (四)选材以课内为主,课内外兼顾。Р 期中考试作为着眼于发展的过程性考试,是否一步到位全部使用课外材料命题值得研究。笔者认为适宜于采用“课内外兼顾”的做法,但取自课内的材料,不应照搬课后练习的原题,应适当改造,或从新的角度重新设题。这样,既能检验学生是否认真学习课文,扎实落实教学要求,又避免引导学生死读书、读死书。取自课外的材料应与课内文章有“藕断丝连”的关系,要么是对比阅读,要么是延伸、扩展阅读。如,可以课文为基点向原著的其他情节延伸:在学了课文《空城计》后,选取同是《三国演义》中的《舌战群儒》片段命题,进行扩展阅读;可根据题材的特点向同一主题或内容延伸:在学了课文《背影》后,选取内容与主题相近的梁晓声《慈母情深》或川端康成《父母的心》命题,进行扩展阅读;可寻找内容、体裁或写作手法相近相似的文章做比较阅读:在学了《死海不死》后,选取同是科普文章且写同一对象的《死海快死了》这篇文章做比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