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者:upcfxx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221KB

文档介绍
族的关系。Р③吴国开发江南:讲述吴国发展经济的情况,教师强调230年吴国的卫温曾到过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Р教师:由此可见,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在世界反华势力和少数台独分子想把台湾分离出去的阴谋是不会成功的,注定要失败。我们中学生坚决反对他们的做法,拥护祖国统一。Р【议一议】:自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Р1.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是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是历史的进步。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Р2.三国鼎立时期,各国统治者都不满足于偏安一隅的现状,都力图打破均势、统一全国。因此,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这一时期,我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均有较大成就。Р3.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在分裂中蕴涵着统一的因素。随着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魏国力量壮大,取得了对蜀、吴的明显优势,这就为后来西晋统一准备了条件。Р【板书设计】Р一、官渡之战: 200年曹操---袁绍(以少胜多)Р Р二、赤壁之战: 208年孙刘联军—曹操(以少胜多)Р 220年曹丕建立魏都城洛阳Р Р三、三国鼎立: 221年刘备建立蜀都成都Р222年孙权建立吴都城建业(南京)Р【教学反思】Р这节课的重点是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难点是三国鼎立的原因。Р1.文史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习三国的有关知识进行铺垫。Р2.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分析人物。要区别文学与史学的人物形象,从多角度去评价历史人物,尽量追求事情的本来面貌。Р不足之处:因为三国涉及的人物和事件是非常多的,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讲好很不容易,在战争的过程中占用的时间有点长,在评价曹操和诸葛亮的时候学生的讨论时间不够充分,应该相应的增加一点时间让学生有个较为深入一点的讨论,这样对他们全面认识三国的人物更系统化形象化。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