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也不一定在每一个方面都有表现,只要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Р二、对心理卫生的认识Р心理卫生所关注的是采取何种手段来达到和维护心理健康。要按照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通过各种有益的教育和训练,以家庭和社会的良好影响来培养和维护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保持身心两个方面的健康。具体地说,心理卫生要对社会人群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来做工作。纵向的是指从胚胎开始到老年临终的人生各个阶段,包括胎教、婴幼儿、青少年、中年、更年期、老年各个阶段的心理保健;横向的是指不同的社会群体(如家庭、学校、部队、工矿航海等)的心理保健。Р心理卫生的目的是要达到心理健康,但心理健康有没有个标准?对这个复杂的问题心理学工作者已做了大量工作,但至今还没有个为大家公认的理想标准。为了使心理卫生有个大致的遵循,下面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期罗(РMaslow)和迈特尔曼(Mittelman)几经修订的十项标准列出: Р 1. 有充分的安全感; Р 2. 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恰当的估计; Р 3. 生活目标、理想切合实际; Р 4. 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Р 5. 能保持个性的完整和谐; Р 6.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Р 7.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Р 8. 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Р 9. 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Р 10. 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能适当满足个人基本需要。Р 按照上述十条标准一一严格对照,可以说很难找到一个心理完全健康的人。因此,我们只能说,讲究心理卫生的人就接近上述标准,不注意心理卫生的人就远离上述标准。远离上述标准,不仅人格异常,而且容易罹患种种心因性疾病。所以,为了心理健康,人人应当注意讲究心理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