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高中物理 6.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者:hnxzy51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654KB

文档介绍
的半径. Р课堂小结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知道了:Р1.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小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和太阳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Р2.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大小与太阳的质量M成正比,与太阳到行星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Р3.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与太阳的质量、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两者距离的平方成反比:F∝.Р写成等式:F=.Р布置作业Р1.教材“问题与练习”1、2.Р2.分组讨论课本“说一说”栏目中的问题.Р板书设计Р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Р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Р活动与探究Р课题:如下图所示为一名宇航员“漂浮”在地球外层空间的照片,根据照片展现的情景提出几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Р目的: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会推动科学的进步.Р提示:所提的问题可以涉及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各个部分.Р举例:例如宇宙员是否受地球引力作用,此宇航员受力是否平衡.宇航员背后的天空为什么是黑暗的等等.Р习题详解Р1.解答:这节的讨论属于根据物体的运动探究它受的力.平抛运动的研究属于根据物体的受力探究它的运动,而圆周运动的研究属于根据物体的运动探究它受的力.Р2.解答:这个无法在实验室验证的规律就是开普勒第三定律=k,是开普勒根据天文学家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发现的.Р设计点评Р 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是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本教学设计渗透了新课程理念,以多样的新课导入形式入手,利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图片、资料、动画创设情境,以学生现在知识基础身处于历史背景下,经历自己“发现”太阳对行星引力的推导过程,从而体会科学家们富有创造性而又严谨的科学思维.使学生掌握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大胆进行科学猜想,然后对猜想进行合理的验证,从而得出结论.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