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精神科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上传者:hnxzy51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50KB

文档介绍
者,应加以正确引导,多举成功的实例,为患者建立可追寻的奋斗目标。Р 3.3安慰性语言:癔症和疑病患者以表现焦虑、恐惧,担心自己患严重疾病,难以医治。针对这一情况,护理人员应避免使用怀疑性语言和刺激性语言,可多运用安慰性语言使患者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Р 3.4暗示性语言:积极的暗示语言可以使患者在有意无意中受到良好的刺激,让患者能自觉的沿着暗示的意思努力去做某一件事情。如有些药物依从性差的患者,我们可以这样对患者说:“某某患者当初进入医院时的病情比你厉害,他就是能按时吃您这种药物后很快就痊愈出院了。”这样的暗示,患者听了很舒坦,认为我目前的状况比护士说的某某好多了,我现在只需如他一样按时吃药就能很快痊愈[5]。反之,如消极暗示性语言,同样也能给患者带来负面效果,甚至加重病情的发展。如对于抑郁症患者,给予其家属交代病情时,应禁止在患者的面前以个案自溢或跳楼等残忍结束生命的实例来暗示病情的严重性。因这样的信息一旦流露给患者,患者也可能在极度抑郁时实施模仿[6]。Р 4 注意沟通环境,提高沟通效果。有些精神病患者对自身所处的环境非常敏感,周围的风吹草动均能引起患者的情绪波动。所以,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交流时一定注意环境的选择,要充分考虑患者置身于一个和谐、宽松、愉悦的氛围中与患者沟通。如在陪患者晨练、散步时、患者病情取得好转喜悦时,护理人员可向患者介绍自己的姓名、职务及负责治病医生的姓名,然后询问患者目前感觉如何,有什么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我又能为您做些什么等。在这样的环境中,与患者交流沟通,患者感觉很温馨,对护理人员有一种心理寄托或期盼。Р 总之,与精神病患者进行沟通护理人员一定注意察颜观色,正确掌握和运用沟通技巧,选择合适的沟通场所。走进患者的心里,洞察和了解患者的需求、思想动态,进而采取针对性沟通方式、护理计划,更好的做好心理护理,努力达到“医患者之心,疗患者之疾”的目的。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