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总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分目标,并随学段不同而有区别。现行德育课程目标突出体现以下特点:全面性、基础性、序列性。Р(四)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Р1、德育的原则:Р(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Р(2)疏导原则Р(3)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Р(4)严格要求和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Р(5)因材施教原则Р(6)在集体中教育原则Р(7)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Р2、德育的途径与方法:Р(1)说服教育法Р(2)榜样示范法。Р(3)情感陶冶法。Р(4)实际锻炼法。Р(6)品德评价法。Р八、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Р(一)班级的含义与特点、班级的历史发展、班级的结构与功能、班级的发育过程Р1、班级的含义与特点:Р含义: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的目的,讲年龄相同、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教育组织。班级不仅是学生接收知识教育的资源、也是学生社会化的资源、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资源。Р特点:学习性;不成熟性;教育性;社会性Р2、班级的历史发展:Р(1)班级授课制起源于16世纪欧洲,兴起于17世纪乌克兰的兄弟会学校(世界上它是第一家);Р(2)之前都是游离形式的班级授课制,没有形成系统性,科学性,在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后,才形成的班级授课制的系统化理论;Р(3)在我国兴起的时间是清朝1862年,当时的北京京师同文馆是第一家;在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后,才在全国广泛推广。Р3、班级的结构与功能:Р结构:班级是一个多维度、多因素、多功能、多目标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系统,是由班级中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教师、学生)、班级教育管理活动的环境(班级物质环境、班级精神环境)、班级教育管理过程(班级教育管理目标、班级教育管理内容、班级教育管理方法、班级教育管理形式、班级教育管理评价及班级教育管理氛围)三个维度的众多要素共同构成的动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