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从祝福看祭祀文化对中国普通百姓的影响

上传者:upcfxx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47KB

文档介绍
”作出质疑时,在人们的“祝福”声中死去,对于祭祀文化所产生的这样的影响,我们应摒弃。Р过去的祭祀文化承载着封建社会腐朽的神权思想,它像一把枷锁桎梏人们的灵魂;今天祭祀文化已经转变为承载人们寄托美好愿望的一种活动。目前,祭祀文化已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我们要弘扬这种传统的文化形式。当然,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的祭祀文化对普通百姓造成的伤害。所以,弘扬祭祀文化,不是复古,也不是借钟馗打鬼,而是为了强化中华民族固有共同文化的价值和优秀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同时,弘扬祭祀文化,也可以传承民族文化。通过祭祀人文始祖,可以凝结人心,团结民众。但同时我们也不能一时地弘扬,在发扬传统文化时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如鲁迅《祝福》一文中的描述的Р“神权”“祖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普通百姓,尤其是劳动妇女地生活,是强加给普通百姓的精神枷锁。Р结语Р祝福习俗来自古代岁末祭祀百神的公共活动,它是一个意义丰富的文化体系,然而却不是固定而唯一的文化结构。千百年来,祝福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不变的是人们祝福拜灵,保佑平安的心愿。“祥林嫂”的时代已经结束,但“祝福”这一特定的文化信仰却不会中断,祭祀文化在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并且对普通百姓的影响深远。Р注释Р①李安宅《<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 P49Р③周作人《鲁迅小说里的人物》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年 P189Р②~④崔钟雷编《鲁迅小说珍藏》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9年 P149、P210Р参考文献Р1、格尔兹、克利福德《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Р2、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广西师大出版社 2005Р3、鲁迅《彷徨鲁迅小说珍藏》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9Р4、李安宅《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Р5、周作人《鲁迅小说里的人物》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