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电大法学专科毕业论文

上传者:学习一点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37KB

文档介绍
,造成庭审只不过是走过场而已。随着我国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及立法的完善,应严加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因为,对程序保障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作为纠纷主人公的当事者能够有充分的机会参加程序,在表达自己的主张并提出有利于自己的证据的同时,又向对方进行反驳和辩论。只有在制度上充分地保障当事者享有和行使这种参加权利的前提下,诉讼程序的展开才能够为审判的结果带来正当性. Р 5. 法院裁判范围不受当事人诉讼请求范围限制的问题。我国民事审判的现Р象,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超出诉讼标的及当事人请求的范围,表现在有的法官经常会主动行使职权去解决当事人并未提出要通过司法程序加以解决的法律关系,如,原告只要求确认合同有效,但法院主动判决被告赔偿损失。这种做法对双方当事人来说,都是对其所享有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不当干预,或许,从表面上看,这样做更好地维护了原告一方的权益,但是,却严重地剥夺了被告一方的抗辩权,它是在被告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判承担民事责任的,是极其不公的。程序公正是我们追求的永恒的价值目标,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的贯彻正是这一价值理念的体现,为了实现诉讼权利的真正平等,至少在程序的设置上最大程度地满足和保障平等权利在诉讼中的行使,达到程序的公正。让我们引用美国哲学家戈尔丁的观点来结束本文: ( 1)对各方当事人的诉讼都给予公平地注意;(2)纠纷解决者应听取双方的论据或证据;(3)纠纷解决者应只在另一方在场的情况下听取一方的意见; ( 4)各方当事人得应得到公平机会来对另一方提出的论据和证据作出反应。Р【参考文献】:Р[1] 占善刚,《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新论》[J].法学评论 1999.1 Р [2]田平安.《民事诉讼法学》[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 6. Р [3]谭兵,肖建华.《民事诉讼法学》[M].法律出版社2004, 1Р [4] 江伟.《民事诉讼法》(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