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历史学专业毕业论文

上传者:似水流年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57KB

文档介绍
国交涉返庚子赔款1500万美元的驻美公使梁诚;有促成辛亥革命、南北议和的唐绍仪;有修成京张铁路的詹天佑;有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唐国安;有天津大学校长蔡绍基;也有在甲午海战中撞日舰“吉野”而为国捐躯的“致远”舰副舰长陈金葵。洋务派的这些举措的确开创了近代教育的先河。Р5、洋务运动促使了中国近代化的民族意识的增长Р 轰轰烈烈的30年洋务运动虽然没有成功,但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人近代民族主义意识的增长,推动了中国人与现代社会的接轨。鸦片战争以后,传统的民族主义意识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开始改变。人们逐渐认识到中国不过是多元世界中的一个有限的政治实体,这就萌发了近代政治意义上的民族主义。而这种民族主义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不断强化。李鸿章说:“资取洋人长技”制器练兵,是“御侮之资,自强之本”。他在创办轮船招商局时又说:此举是为了“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张之洞在筹办广州织布局时同样也说:这是为了“自扩其工商之利,以保利权”。可见,在洋务派“借法自强”的口号里,包含着保卫民族利益、争取社会进步的核心。 Р在30多年的时间里仍取得了许多成果——创造出许多物质条件和管理经验。洋务派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出现资本主义,也一再表示不允许私人创办同类企业,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但洋务派办民用工业,为了解决资金问题,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方式,吸收私人资本。这“商股”部分即是民族资本主义因素。从70年代开始,更有一批官僚、地主、商人,直接投资于近代民用工业,终于使中国有了一点先进的生产能力,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也就促进了资产阶级的出现和无产阶级队伍的扩大。Р Р参考文献:《教师教学用书》2004年6月第一版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Р 《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年4月第3版Р《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