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函数的概念教学案例

上传者:火锅鸡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45KB

文档介绍
,在B中都能找到唯一的一个y与它对应,则这个对应关系就叫函数。为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 Р   y=f(x),x∈A.Р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 x∈A}叫做函数的值域. Р若C={f(x)| x∈A},则CB. Р师生共同就每一个例子,找出集合A,B分别是什么,对应关系f指什么?突出“三要素”.Р4、回应开头,让学生对函数概念再认识。Р数学家李善兰为什么这样翻译呢?提示学生“函”字的意义。再让学生去体会,最好老师归纳:之所以这么翻译,数学家李善兰给出的原因是“凡此变数中函彼变数者,则此为彼之函数”,也即函数指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或者说一个量中包含另一个量。Р5、小练习:Р(1)填写下列表格: Р Р(2)能否说f(x)=f(x)=x2-4x是实数集R到实数集R的函数?Р(3)已知函数f(x)=f(x)=x2-4x .求Р  ①f(-1); ②f(x-4)的定义域; Р6.小结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主要有哪些收获? Р学习了函数概念的新解释:函数是两个集合非空数集A,B之间的对应,对于集合A中的每一个数,按照对应关系f,在集合B中有唯一的数f(x)与之对应.函数的值域不一定就是集合B.函数不一定非用解析式表示,等.Р6.课后作业Р 教科书第24页,习题1.2,A组,第1,3,4题.Р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我深刻地体会到,要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并乐意学数学、学好数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状态和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景和活动机会,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主动出发现、建构新知识,获得对数学学习的积极体验。让学生“做数学”要比让学生“听数学”强得多,这好比教师授课,只有亲自站上讲台给学生讲课才会对教学“有感觉”,才能深刻体会到教学是怎么回事,怎样去搞好教学。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