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2.横笔扛肩宜短,撇笔宜长。 如:厂、厚、原、雁 3.横长撇短(右),横短撇长(左),切勿颠错。 如:右、左 有、在 4.上横短,下横长,上横扛肩,下横平势。 如:匹、匪、渠、矩 5.耳在左时,钩要灵活、俊俏,竖要修长左斜。 如:除、降、隐 6.耳在右钩身略大,竖可悬针,也可垂露。 如:廊、郎、部 7.冖不宜太宽,要有扛肩之势,短竖垂直向下,横宜平,钩折向左下平。如:冠、冤、沉 8.卩钩笔勿大,竖笔忌用悬针。如:即、卿、却 9. 亠 点笔规范,横笔扛肩。如:夜、六、市 10.冫 提笔指向首点之驻。如:准、次、凝 11.人:凡人字下面的部件要上靠,故撇捺宜展。 如:翰、今、舒 12.勹钩笔因字不同,而取其长、短、写、正势,撇笔勿长。如:句、旬、匆 13.亻竖笔必须用垂露,撇与竖可断可连,竖的起笔在撇的中间偏下。如:休、住、伐 14.丷虽仅两笔,但变化甚多,又有其规矩,须先在法帖中寻其法则。如:并、其、典 15.刂 短竖在必要时可成点,直钩放在右侧时,有稍向右斜的写法。如:利、裂、刑 16.冂 左阴柔,右强悍,左竖不可悬针,右钩不可虚长。如:内、用、同 17.厶其身忌大,提笔忌平。如:私、允、能 18.土:在不同的字中,两横长短关系不同,寺字从土而不从士。如:寺、堪、城 19.多:双撇指向不一,首撇不厌短,次撇不嫌长。 如:夕、移、外 20.广:注意点与横的关系。如:底、府、庭 21.彳竖笔必须用垂露,注意两撇的关系,上撇短,下撇长,起笔在同一垂直线上。如:待、得、役 22.山:中竖长,左右短,三竖间隔宜匀。(中竖可直可斜,三竖有变化,山头宜小。)如:岱、崇、峻 23.扌竖钩一定垂直。左侧伸展,右侧收束。 如:持、握、接 24.口:小口末横托住第二笔的竖。旁竖与横折不连接,上开下合。如:君、品、吊25.艹注意笔顺应为1—1,笔顺不对神形不备,可变为两点一横。如:草、英、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