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规范,维护学术尊严,端正学风。Р功利主义与工具理性澎胀,追求外在价值这种现代文化弊端不仅体现在当代社会的文化思潮、民众生活、学术研究中,而且也体现在教育活动中,导致了不良的教育风气。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教育重视人文道德教育,人文教育培养德性是教人做人,科学教育培养知性是教人做事,两方面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的。现代科学主义思潮在否定传统人文主义教育的同时,几乎完全否定了传统人文精神,使科学教育的发展失去了人文价值体系的辅助与支持。这样使现代教育忘记了自身培养人的本体价值,而只注重了其工具价值:成才成器。受教育者是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人的内在价值,人的主体性并没有真正地确立起来。这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重分数轻素质,重视功利价值,缺乏人文关怀。学校教育,是为了升学考试,不是为了人格的培养,是追求外在的功利,不是提高人自身的价值,学校教育的世俗化、功利化越来越严重。教育目的不仅反映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要求,而且也反映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对自身发展的追求,二者有着内在的统一性。教育只有以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为目的,提高人的内在价值,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增加人对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自由度,教育才能发挥其工具价值,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教育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的和谐统一,也就是教育的完美实现。因此,在当前我们继承发扬儒家德性主义的人文传统,对当前开展的素质教育以及克服教育的工具化倾向都是有积极作用的。Р[i] 杜维明:《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换的自我》,江苏人民出版社,l991年版,第49页。Р[ii] 杜维明:《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换的自我》,江苏人民出版社,l991年版,第49页。Р[iii] 杜维明:《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Р[iv] 石元康:《从中国文化到现代性:典范转移?》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