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语言大师,语言运用上留下的痕迹还是十分明显的。Р 语文教学讲究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学生作文除了文从字顺这一最基本的要求外,还要求有文采,教学中对语言的品味、词语运用的妙处的分析等无不围绕作文的文采而展开。评判中学生作文的优劣同样要跟内容结合起来,讲究文质兼美;在语言方面,尤其要注意语言要有文采。Р 所以,对于两篇内容相近的文章,评判它们的高下只能围绕语言展开,答案是明显的,能写出华丽语言的学生在语言的积累上比较丰硕,相反写出朴实语言的学生积累比较单薄,运用华丽的有文采的语言的学生语言水平较高,相反,运用缺少文采的朴实的语言则显得语言水平较低。Р 学好语言是不容易的,非下苦功夫不可,学生作文中语言的华丽和朴实的特点一般来说体现得不是十分明显,但在这细小的差距背后却是学生十几年的语文学习付出的不知有多少艰辛的努力。尤其是高考作文,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没有充足的时间认真修改(绝大多数考生一气呵成,根本来不及修改),固然很难字字珠玑,但如果能有几个亮点不但会给文章增色,而且语文水平的高低也在这里体现了出来。在一篇作品中,就是伟大的语言大师也不可能做到每个字每个词都是反复推敲锤炼、脍炙人口的,真正流传千古的只是寥寥几句。天道酬勤,希望语文老师们高度重视这细小而微不足道的差距,“成如容易却艰辛”![6]从这个意义上,难怪有人大声疾呼:“作文评分:到语言为止”,[7]深谙写作甘苦的语言大师曹雪芹也说:“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Р〖注释〗Р1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Р2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Р3 《论语·卫灵公》Р4 苏轼.《答谢民师书》Р5 傅子玖主编.《中国新文学》(上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847 Р6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Р7 黄助昌.《作文评分:到语言为止》.《中学语文》,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