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论朴素美1

上传者:火锅鸡 |  格式:doc  |  页数:12 |  大小:67KB

文档介绍
标准的女性美。这是我国戏曲艺术重视朴素美的一例。Р我国戏曲艺术重视朴素美的另一例证则是不追求舞台道具的豪华,而是采用朴素的虚拟程式。戏曲表演艺术家正是用这种虚拟的程式来丰富戏曲的主题,创造美,加深戏曲的感人力量。所谓虚拟,就是把生活的细节通过演员的模拟动作表演给观众看,它是我国戏曲舞台上的独特造型艺术,也是戏曲理论的重大成就。在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家看来,艺术来源于生活,在舞台上生活则是通过艺术来表现。生活是实,艺术是虚,艺术创作过程是由实生虚的过程。基于这种理论,在戏曲舞台上通常是没有布景和道具的,很多戏剧情节是依靠演员的动作或极简单的物件来表现,如以手势表现门窗的存在,用鞭子代表马、牛等等。由于不用布景,舞台上的狭小空间可以表现无限大的内容,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就是在小小的舞台上表演的。另如以桌代表高山,以摆动船桨表示行船,以鼓声更点表现时间的流逝,以灯烛象征黑夜的来临等等,无不是用虚拟的程式反映真实。这种以实生虚、以虚代实就构成了舞台设计,表演方式上的朴素之美。Р戏曲艺术重视朴素美的又一例证则是对戏曲语言的要求十分严格。曹禺认为好的戏剧语言是朴素的、自然的。③俄国剧作家契柯夫早期创作剧本《海鸥》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表现了新的内容。茅盾在创作中力求内容丰富而深刻,形式简洁而朴素。所以,戏曲语言必须是朴素的、生动的、明快的、简练的,它要求和人物的性格、身份高度的统一,显示朴素美。他们提倡戏曲语言必须简练朴素并不是从形式出发,而是要求戏曲语言要能真实地、生动地把人物的性格、精神气质表现出来。明代的王骥德《曲律》要求戏曲作家写人物应该以“自己肾肠代他人之口吻”“我设以身处其地,模写其似”[24](P156)。这种要求语言不要浮游于人物之外,反对雕琢藻饰,对今天的戏剧创作仍然不失其现实观察的指导意义。Р至于我国古代小说,多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这种朴素美更是人所共知,兹不赘述。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