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因;而瘀血在后,为果。痰是瘀的初期阶段,瘀是痰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痰浊内阻,血为之滞,停而为瘀。另一方面瘀血阻脉,则津液不化,变生痰浊。故“痰多兼瘀”、“瘀多兼痰”,《血证论》日:“须知痰水之壅,由于瘀血使然。”《证因脉治》日:“心痹之因……痰凝血滞。”曹仁伯在《继志堂医案》中则直接提出:“胸痛彻背,是名胸痹……此痛不唯痰浊,且有瘀血,交阻膈间”。痰与瘀,密切相关,互为因果,共同致病。Р 冠心病的发病以脾虚为始动环节,因虚生痰,以痰为先,痰瘀互结,阻塞血脉而发为胸痹(冠心病)。痰浊在心脾两脏病机关系中的中间地位,脾虚而生痰,痰浊内阻,既可单独为患,又可变生血瘀,痰瘀阻络而病胸痹。Р 4 结语Р 综上所述,随着冠心病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已充分认识到心血管保护的重要性。本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用“心脾气虚,痰瘀阻络”的观点对冠心病的主要病机进行了探讨。进一步完善了冠心病的中医病机,为中医临床辨证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向。Р 参考文献:Р [1]吴焕林.邓老调脾法治疗冠心病医案2则. 福建中医药, 2005年6月第36卷第3期.Р [2]吴焕林,阮新民,杨小波,等.319例冠心病患者征候分布规律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6):498Р [3]吴焕林,阮新民,罗文杰,等.319例冠心病患者征候分布聚类分析及证型诊断条件的确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7):617.Р [4]王吉耀等.内科学[J].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4月,260.Р [5]杨跃进,华伟等.阜外心血管内科手册[J].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5月,106.Р 作者简介: Р 于俏(1987-), 女, 住院医师, 医学硕士Р 通讯作者: Р 吴焕林,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Р 基金项目: Р 广东省科技厅联合专项(编号:2012A03250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