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

上传者:upcfxx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43KB

文档介绍
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通过观察和调查问卷,了解现阶段小学生感恩心理的整体状况,明确其长处和缺失,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化分析,掌握课题研究的有力资料和数据。Р3.文献法。收集有关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学习资料,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和参考。Р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及时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撰写研究论文和实验报告,规范课题研究行为。Р八、课题实施方案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5月——2010年7月)Р成立课题组,建立课题研究网络,组织理论学习,研究制定出课题实施方案,完成课题申报。Р课题组人员分工:Р组长:于朝阳Р副组长:张犇董国环张文峰Р成员:董晓雪王恒志刘伟徐松岭赵红艳张玉岩Р 李茉冬任淑芝刘巍王丽艳胡海玲王丽波Р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0年7月——2012年7月)Р1.课题组教师查阅相关理论书籍,以理论知识指导研究实践。(2010年7、8月)Р2.各年级实验班正式启动实验,按实验规划进行相关项目实验,通过少先队活动、学科渗透,教职工参与以及家校互动等多种途径,借助校园环境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等手段,对学校感恩教育新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以求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Р每月课题组成员集中交流实验状况,进行材料整理。(2010年9月——2011年6月)Р3.撰写阶段性报告,总结出行之有效的途径、方法,全面铺开。(2011年7月——2012年6月)Р4.编写校本课程教材。(2012年7月)Р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8月——2012年12月)Р总结成果,推广经验。撰写课题终结性报告,编辑优秀个案分析和教师优秀论文集。Р九、课题预期研究成果Р1.《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研究报告负责人:董晓雪Р2.《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典型案例负责人:董国环Р3.《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论文集负责人:张文峰Р4.子课题结题实验报告负责人:张犇、王恒志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