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题标出了具体的第几列、第几行,第3题把列数和行数抽象成数直接标出来,为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做了准备。Р2.呈现丰富的情境,留下自主探索的空间。Р例2教学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Р(1)图的变化。教材给出了公园平面图,与例1练习中的情境图有两点变化:一是列数与行数都是从0开始,0既表示列数的起点,也表示行数的起点。二是图中的具体位置抽象成一个个点,位于方格线的交点,而不是方格中。这两点变化,更接近平面直角坐标系。Р(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教材给出了书报亭的位置是(2,3),放手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其他7个景点的位置。这给学生留下了自主探索的空间。有的教师在教学时,先给学生呈现的是没有标出列数和行数的平面图,告诉学生书报亭的位置用数对(2,3)表示,让学生自己标出列数和行数,这样既复习了列、行的规定,又巩固了数对的意义。Р(3)精心设置部分景点。平面图中儿童乐园和书报亭、盆景园和饭店、饭店和水池的位置都是精心设置的。有的景点处在同一列,用数对表示时前一个数相同,后一个数不同;有的景点处在同一行,用数对表示时,前一个数不同,后一个数相同。这些都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对的含义。Р类似的,教材在练习中,还注意让学生体会:数对中的两个数顺序不同,表示的位置也不同,如第19页第4题的第(2)小题;数对中只有一个数是确定的,只能确定物体的位置在某一列或某一行,而不能确定一个唯一的位置,如第19页第5题第(2)、(3)题。Р(4)关于练习。教材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一是联系平面图形的知识,像16页第1题、17页第2题,让学生根据图形用数对确定顶点的位置或根据数对确定的位置,判断连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