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伦理型领导力的传递过程研究

上传者:随心@流浪 |  格式:doc  |  页数:21 |  大小:26KB

文档介绍
社会交换理论有助于解释伦理型领导力对员工产出的影响机制[2]。作为伦理型领导力的实质基础,“道德个体”角色意味着领导者是一个具备正直、诚实、值得信赖等特质的个体,在个人生活和职场生涯中表现出高水准的个人道德品质,关心他人利益、倾听员工意见,并做出公平且遵循伦理准则的决策。对高层领导来说,“道德个体”角色有助于中层主管对其产生情感上的信任,乐于与之互动,产生更高的满意度,从而促进二者高质量的积极互惠关系的形成[7]。由于个体往往会对组织进行拟人化处理,并把领导者当成所在组织的代表,来自组织其他成员(尤其是领导者)的积极对待会提升个体感知到的组织支持Р[14]。中层主管会把来自高层领导的支持和公平对待视作是组织对自己的正面定位,因此与高层领导存在积极互惠的主管会产生对组织的义务感[14],主动选择用伦理方式安排自己的生活,在工作决策中坚持伦理原则,诚实、公正并关心下属――自己也成为一个“道德个体”以此作为对高层伦理型领导的回报。而这进一步又会促进中层主管与员工之间的积极互惠关系,形成员工对组织(或员工所在团队)的义务感,进而影响组织承诺、满意度、亲社会行为、反生产行为等员工产出。以义务感为中介的伦理型领导力涓滴效应路径就此形成。Р 2.2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以角色模范为中介Р 也有研究基于社会学习理论视角解释组织中多个管理现象的涓滴效应过程。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会有意或无意地效仿角色模范的表现,进而学习其态度、价值观和行为[2]。基于社会学习理论,不仅追随者从角色模范处展开学习,领导者也会效仿角色模范的行为表现。Brown等在提出伦理型领导力的过程中即以社会学习理论为主要基础理论[5],指出道德角色模范是理解伦理型领导力前因与结果的关键要素。道德角色模范的核心特征是“可接近的”,是个体工作活动中存在密切交集、互动频繁的对象,其日常行为和待人方式对于效仿者来说应该是众所周知的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