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浙江小学数学新教材教学研讨会活动资料

上传者:qnrdwb |  格式:doc  |  页数:57 |  大小:1633KB

文档介绍
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加以实现。课标针对过去过分强调知识掌握的重要性,而忽视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培养的弊端,明确提出在重视知识技能教学的同时,实现过程性目标教学。但在实践操作层面,由于对课程标准中一些理念的曲解而出现的误区恐怕让制定标准的专家们始料不及,处于尴尬的境地。Р误区之一:老师忽视了知识技能目标的教学,而热衷于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目标的教学,出现啼笑皆非的实例比比皆是。Р针对这一现状,与会专家呼吁我们应认清和把握数学学科的特点,必须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这是教学的基石,只有夯实这一基石,我们才有可能借助知识与技能这一载体,实现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当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显然,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需要树立一种辨证的课堂教学观,即既要继承优秀的传统课堂教学行为,更应创新课堂教学行为,视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Р误区之二:认为新课标既然倡导培养目标是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完整体系,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既重视传授知识,又训练学生能力,还要讲授方法和过程,或形成某种态度和价值观,三者缺一不可。具体反映在制定目标时用课标目标套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看似写得面面俱到,实则常常会顾此失彼一概不顾,难以落实。Р认识到培养目标是一个整体,固然无可厚非,但把其内在的统一性机械外化为并驾齐驱、平均使力,就陷入了“教条”的泥潭。每节课都要在这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有所侧重,从学生的真实需要出发,从教材内容的特点出发,着眼整体,细处入手,把总体目标有效化解为一个个更细、更具体的教学目标,通过一课时、一单元、一个学段的学习逐渐达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