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诊断学》五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doc  |  页数:16 |  大小:123KB

文档介绍
④语音共振:语音共振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Р⑤胸膜摩擦音的发生机理、特点及临床意义。Р(5)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大叶性肺炎、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肺不张等。Р(四)教学方法:Р1.大课讲授。Р2.见习教学:观看体检视频。教师示范检查手法及要点,指导学生相互检查,掌握检查的方法及正常肺部体征。教师指导学生体检模具、听诊软件的使用,熟悉肺部各种异常体征。独立写出呼吸系统疾病问诊及肺部检查记录。讨论和总结胸部检查的要点,并解答学生的提问。胸部的体表标志、胸壁、胸廓及乳房检查结合实习示范讲授;肺叶及胸膜的体表解剖自学。Р心血管检查Р(一)目的要求:Р1.掌握:Р(1)心脏及血管的检查方法。Р(2)根据视、触、叩诊确定心脏大小、掌握心浊音界的测量。Р(3)第一和第二心音鉴别要点,心脏杂音听诊要点、临床常见杂音的特点。Р(4)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Р2.熟悉Р(1)心前区隆起、异常搏动、震颤及心包摩擦感的特点及临床意义。Р(2)正常心音的产生机理。第二心音强度、性质变化及分裂的临床意义。Р(3)熟悉额外心音(奔马律、开瓣音、心包叩击音、肿瘤扑落音、收缩中晚期喀喇音)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Р(4)器质性及功能性杂音的鉴别、心脏杂音的产生机理及临床意义。Р(5)常见心律失常的特点(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及心房颤动)。Р(6)脉搏检查方法及血管体征。Р3.了解Р(1)额外心音的产生机理。Р(2)血压水平的定义及分类、血压变动的临床意义。Р(二)学时安排:9学时Р(三)教学内容:Р1.心脏:Р(1)视诊Р①心前区隆起及其临床意义。Р②心尖搏动: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Р③心前区异常搏动的临床意义。Р(2)触诊Р①二步法触诊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节律,并了解其改变的临床意义。Р②心前区及其它部位:异常搏动、震颤、摩擦感及其临床意义。Р(3)叩诊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