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标志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模式的开始和会计电算化的产生。【2】Р1.2.2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Р1.2.2.1 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Р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单项核算业务的会计电算化;综合事务处理的会计电算化;以综合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管理决策支持系统。Р(1)单项核算业务的会计电算化(20世纪五六十年代)Р利用计算机代替手工操作成批处理数据。基本特征:程序简单,程序和数据互相不独立,无数据管理。Р(2)综合事务处理的会计电算化(20世纪六七十年代)Р进入实施处理阶段,利用计算机对某一会计子系统进行核算。基本特征:程序已构成一个系统,以文件来实现一定的数据管理,程序和数据相互独立,使用比较灵活。Р(3)以综合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20世纪七八十年代)Р进入管理信息系统处理阶段,逐步实现了经济信息的综合化、系统化,形成了计算机的管理信息系统。基本特征:以文件或数据库作为软件的支持,数据共享性提高,容量大。Р(4)企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20世纪80年代至今)Р在数据处理方式上实现了完整的数据管理系统,建立了经济数学模型库,能提供高层次的决策方案和决策信息。基本特征:数据的冗余度小,并可以无限扩张,建立网络构造及终端。【3】Р1.2.2.2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Р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Р(1)起步阶段(1982年以前)。1979年财政部拨款500万元,用于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进行会计电算化试点工作。1981年8月在财政部、第一机械工业部、中国会计学会的支持下,中国人民大学和第一汽车制造厂联合召开了“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在这一阶段,主要进行一些探索和试验工作。Р(2)推广应用阶段(1938—1988年)。从20世纪80年代起,由于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计算机技术得以普及,为会计电算化的普及提供了物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