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做个有“匠心”的教师又何妨?

上传者:upcfxx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103KB

文档介绍
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将自己看成是一个“摆渡人”,把学生从这个彼岸渡到那个彼岸, 帮助学生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从实际的教育生活来看, 如若我们真的这样做了, 很多附加的东西也会随之而来, 比如来自学生的亲近、同事的肯定、家长和社会的信赖等等。何况, 当前教师的社会地位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无论是精神层次还是物质层面都有了明显的改观,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像网络上流行的这句话:“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再次,做一个有“匠心”的老师要尊重规律,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所谓“术到极致,几近于道”,从梓庆的例子可以看到,他带着对树木和自然生命的极大尊重去选材, 制作时达到忘我的境界, 做出来的?L 自然是巧夺天工的。对于教师来说, 同样应该将尊重客观规律作为我们行为处事的基本前提: 学科教学要遵循学科的规律、育人要尊重学生生命成长的客观规律。只有尊重了规律并且科学运用了规律,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当然,做个有“匠心”的老师需要尽力去掉“匠气”。正如前文所提及, 我们自身不愿意接受“教书匠”这个称呼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不希望沾染上做事机械重复、毫无新意的“匠气”。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在于,我们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有着不断变化的教育生态, 如果工作只是为了完成任务, 那么其结果就变成了消极的“应对”, 甚至沦为“应付”。当下“核心素养”、“互联网+”、“创客思维”对于教育的影响日益明显,“匠气”的存在将使得我们无法接受这些新观点、新理念, 并最终限制我们的视界和格局。“匠气”的另一个特征是对于经验的过分倚重,而要真正让 4 “匠心”跳动,需要有不断否定旧的自己、生成新的自己的勇气和行动。作为教师,我们不妨在看得见的“技”上下点工夫,工夫下得深了、准了, 也就慢慢进入“道”了。努力做一个有“匠心”的老师, 或许不经意间就实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理想境界了。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